昔日,车过山峦路漫漫;今朝,人走八方大道通。大(同)西(安)客运专线上巨龙穿梭,临汾民航机场上苍鹰飞天,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将平原与山区连在一起,一条条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宛如流动的风景线和生命线,在平阳大地上纵横交错,造福着平阳父老乡亲。
百年创业,交通先行!自“十二五”以来,我市大力推进交通建设,建成了临汾西站,修通了高速铁路,去北京、太原、西安等大城市实现了朝发夕至;临汾民航机场恢复通航,为全市经济再发展奠定了基础;临吉高速、霍永高速等高速公路的修通,将平川与山区连在一起,为大山深处联通了一条条致富路。
高速铁路、民航机场和一条条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犹如活力四射的“生命线”,穿越于平阳大地,构筑起我市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1
大数据 “精准投入”改善交通网络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425亿元,是“十一五”期间总投资的两倍多,在全省同行业间,名列前茅。
五年的投入,临汾交通发展今非昔比。据市交通运输局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8245公里,比“十一五”末新增1141公里,全省排位第一;公路密度89.98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5.63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公路建设有条不絮进行的同时,高速铁路也实现了通车,如今,上太原,下西安,短短两个小时就可到达。“高铁的开通,是构造临汾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自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开通以来,共接发动车组列车3万多趟次,累计安全输送旅客超过了四百六十万人次。”临汾西站的工作人员说。
大西高铁线上的“巨龙”呼啸而过,筹备了八年之久的临汾民航机场也于今年的1月25日正式通航。这座占地面积约2086余亩、总投资约12.87亿元、拥有9个机位数的民航机场,让临汾市民的出行又多了一个选择。
“公路出行有高速,铁路出行有高铁,民航出行有飞机,如今的临汾,给百姓的出行带来了太多的惊喜!”说起自己的家乡,现在的临汾百姓十分骄傲。市区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临汾交通方式的日益完善,让百姓出行不再成为难题,越来越多的市民在选择旅游出行时,将出发点定为临汾,这让我市的旅行社挽回了大量的游客,收益增加不少。
从公路到高铁,从高铁到飞机,“十二五”期间,我市在交通发展上进行了巨大的投入,使得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渐成规模。
2
大手笔 “三位一体”打造立体交通
“我早晨坐大巴车走高速到达市区,然后中午坐高铁去北京,傍晚时分就可以住进北京的酒店。”永和县的成权东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只要有时间就喜欢四处走走,拍摄祖国的大美风光。他告诉记者,几年前,如果要去北京,需要提前一天来临汾,然后排队买票坐火车,用一天多的时间到北京,等到了目的地,最少需要两天的时间。而现在,不管是高铁还是飞机,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去很远的地方。
从家门口出发,不管是太原、西安,还是北京、天津,甚至是海南,选择高铁或飞机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对于百姓来说,这就是便利!这就是民生!而对于临汾这座城市来说,这就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设计了以连接县县为目标的千里高速通道,以临汾城区一级路为中心,各类经济园区为轴点的县、乡、村三级公路联网大循环,以“一带五区一线十点”为节点的旅游公路大贯通,加快大西客运专线、晋中南铁路出海通道和临汾民航机场建设,形成“公、铁、空”交叉的立体交通网。
经过五年的建设,如今我市大西客运通车、临汾民航通航;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涉及里程已达到461公里,其中临汾北环、京昆与青兰高速联络线、临吉高速公路、霍永高速公路东段和西段一期工程5项264公里先后建成并通车运营;吉河高速公路主线完工;长临高速、霍永高速西段二期隧道、桥梁等控制性工程全面开工。临汾交通建设如火如荼,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
大动作 “一城三区”促进经济建设
今年1月,备受瞩目的临汾滨河东路正式通车,这条全长68公里、宽60米、双向8车道的新公路,为“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我市“一城三区”同城化发展的大动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4年年底,汾河临汾段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全部完工,市委、市政府充分依托汾河谷地的区域优势,提出建设“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战略构想,打造区域发展新板块。滨河东路的开通,犹如一条“大动脉”为“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让沿经济带的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受益匪浅,也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带动着沿途县(市、区)的经济发展,“一城三区”的口号响彻平阳大地。在此基础上,城市客运抓住时机,大力发展城际公共交通,深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继侯马与曲沃、新绛、翼城、闻喜、绛县五县开通跨地区公交班线后,临汾市区与襄汾、洪洞、浮山、蒲县四县,霍州与汾西也相继开通了城际公交。
滨河东路的开通,城际公交的运行,让县与县之间拉近了距离,让地方与地方的经济互动更加紧密。
“我在洪洞上班,住在临汾市区,每天都乘坐城际公交上下班,便捷的公交车,让我和爱人、孩子不必再分居两地,很方便。”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对于“一城三区”最大的感受,就是临汾与各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生活的方式越来越同步化,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深入。
4
大改变 “立体交通”改变出行方式
“公交车的线路一改再改,投入运营的公交车数量越来越多,设立的公交站点离市区越来越远,公交线路的规划几乎每年都要改变,很多人说临汾公交‘爱折腾’,可实际上,城市的变化一年一个样,我们的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城市客运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十二五”期间,临汾西站开通了,城西客运站开通了,民航机场通航了,为了做到市民出行换乘交通工具的“零衔接”,他们必须不停地规划公交线路,适应日渐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
今年38岁的毛辉东是我市一家出租车公司的司机,多年来的的哥生涯,让他对城市的变化深有感触。“以前我们的集中候客点只有一个火车站,现在就多了,有临汾西站,有飞机场,还有城西客运站。刚开始总害怕这些地方没有乘客,我们会白等,可现在不管在哪一个候客点,都可以拉上乘客。”毛师傅表示,还有一个变化让他感触深刻,外地乘客越来越多,因为临汾立体交通的打造,让很多外地乘客都会在临汾换乘交通工具。因为这个小小的变化,让他感觉临汾越来越像一个大城市了。
的确,“十二五”期间,临汾的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善了大家的出行环境,方便了百姓出行。(文/首席记者 杨 全 图/首席记者 苏亚兵)
来源:临汾晚报
版权说明
版权归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推荐阅读
9月29日上午11时,临汾鼓楼南北街正式竣工通车、车辆解除限号!
山西小女孩逆天了!带着家人开车上路,转弯刹车动作娴熟!
亮点:快去看,鼓楼南有个鼓园真叫牛!
临汾工贸:一商户被质疑涉嫌欺诈、恶意营销?!
一女子天天喝蜂蜜水,没想到十年后竟然……女人千万别乱喝!
都 市 临 汾
生活因温暖而美好
广告热线:13096624525
转载请注明:玄武区聚富迈设计服务中心-集团电话交换机网 » 电话交换机 » 隧道防水防尘电话机品牌(隧道防水系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