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服务机器人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根据QYResearch最新调研报告显示,预计2030年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4.2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4%。
家用服务机器人是指非专业人员在家庭及类似环境中使用的满足日常需求的服务机器人。 这类机器人的操作和使用通常不需要专业知识或技能,也不需要特殊的培训或资格。 根据用途不同,家庭服务机器人分为家政服务机器人、教育服务机器人、娱乐服务机器人、养老助残机器人、安防监控机器人等。
图00001. 家用服务机器人
如上图表/数据,摘自QYResearch最新报告“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2024-2030.
图00002. 家用服务机器人,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如上图表/数据,摘自QYResearch最新报告“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2024-2030.
图00003. 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前18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基于2023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本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准)
如上图表/数据,摘自QYResearch报告“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2024-2030,排名基于2023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本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准。
全球范围内,家用服务机器人主要生产商包括科沃斯、iRobot、石头、追觅等,其中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42.22%的市场份额。
目前,全球核心厂商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
主要驱动因素:
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全球产业链发展
服务机器人的发展依赖于全球产业链。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NLP)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为智能机器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大量厂商进入市场,加速行业发展
家庭服务机器人赛道的玩家一般有三个出身:专业机器人品牌、传统家电企业和互联网巨头。 在市场竞争中,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 专业机器人品牌擅长产品研发、创造新产品类别。 例如,科沃斯充分利用电商渠道崛起带来的红利,及时进军资本市场,迅速拉平与传统家电厂商等竞争对手的距离。 传统家电企业拥有品牌优势、渠道优势,以及丰富的线下网络和产品品类,让其自然可以延伸家庭服务机器人,丰富现有产品线。 比如海尔、美的等都推出了自己的扫地机器人产品。 互联网巨头非常了解消费者,拥有巨大的流量优势。 小米就是利用互联网在家居领域成功布局的一个例子。
消费需求升级
宏观经济发展、消费需求升级、懒人经济盛行,要求消费者解放双手,愿意为高科技新产品买单。 因此,C端行业释放了大量需求,推动行业发展。
主要阻碍因素:
行业竞争激烈,影响行业技术进步
在家用扫地机器人领域,市场竞争激烈,领先品牌的产品差异化不大。 企业依靠品牌营销实现销量突破,或者牺牲产品体验、降低成本、采用低价策略来获取利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整体技术进步。
行业同质化程度高,产品无明显创新
当前服务机器人行业同质化程度较高,技术门槛不高。 由于技术水平的发展,特别是综合家庭辅助机器人,赛道上的玩家相对较少,近两年量产的产品基本没有明显的跨越式突破。
目前还没有先进的综合机器人,具有功能属性的机器人更容易商业化。
目前还没有先进的集成机器人。 从具体落地场景和机器人形态来看,教育、陪伴、养老机器人短期内不具备大规模落地的可能性。 情感机器需要结合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 需要多模态感知能力,最大的瓶颈是自然语言处理。 娱乐机器人的市场也并不大。 乐高、教育、电子宠物机器人的耐受期都很短,还没有从玩具转变为有用的工具。
目前只有具备一定功能属性的机器人,比如清洁机器人,才更有可能进入家庭场景。
养老机器人短期落地困难
从养老缺口来看,养老机器人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但陪伴机器人产业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语言交流、情感交流等人机交互能力有限,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 与此同时,养老机器人产业也面临着投资大、商业落地难等现实问题。 目前大部分产品仍处于研发和测试阶段。 而大部分厂家主要出货给养老院、社区养老中心、养老社区等B端机构。 由于成本高昂、环境复杂,直接进入用户家中的养老机器人市场尚未打开。 目前,只有部分家庭机器人具备简单的帮助老人的功能。
转载请注明:玄武区聚富迈设计服务中心-集团电话交换机网 » 电话交换机 » 电话机器人生产厂商名称(电话机器人设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