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大人串门,常去揭人家水缸盖,常用脚搓地看,衡量人家是否勤俭持家。 自来水来了,水缸都不用了,客厅用了水泥,也不会有脚头泥了。小时候,农闲时节,妇女姑娘“上松江去”,跑的最多的是布店,什么斜纹布卡琪布宽门幅,不买也要欣赏个够。你那时根本不会想到几十年后吃饭会不用灶头,最热闹的布店会消失。
这几十年间,人们的生活节奏、环境、习惯、习俗都变化得太快太快了。初解放时,松江家家户户、城内城外都是烧灶头的,家家有灶台、水缸、烟囱。灵活方便又占地小的煤球炉问世后,就把灶头淘汰了。后来出现了煤饼炉,就把煤球炉淘汰了;环保洁净的煤气灶又把煤饼炉淘汰了。这一淘汰,就把灶花艺术给淘汰了,就把捅烟囱、驳灰这二个工种给淘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出现了塑料脸盆、塑料碗,质量色彩越来越好,就把人们喜爱的搪瓷脸盆搪瓷碗淘汰了,这离搪瓷用品淘汰几千年延用的陶土的碗和缽才没多少年。
按按太方便了的计算器各家各户都有,它直接淘汰了中国传统的算盘,而且是在国际上还在议论珠算怎么科学怎么益智的背景下遭淘汰的,还连动着淘汰了珠算口诀和运算指法。机器针织代替了手摇横机,手摇横机淘汰了手工编织,好了,妇女们针不离身的绒线生活没了,朝上针朝下针隔花挑花的叽叽喳喳的交流没有了;皮鞋运动鞋淘汰了球鞋,球鞋淘汰了布鞋,一下子粘鞋邦扎鞋底绱鞋子的手艺用不着了,过去考量妇女持家能力的“针线生活”现在也废止了,真正从家务活中解放出来的广大妇女都去跳广场舞了。印花代替了机绣,机绣淘汰了手绣,年轻人现在连棚绣捏绣都不懂了,只知道十字绣了。
水笔圆珠笔淘汰了钢笔,钢笔淘汰了毛笔,毛笔的书法只剩下了艺术欣赏的功能。尽管钢笔有可轻可重、横细竖粗的特性,可以书写硬笔书法,因水笔圆珠笔实在太方便了,人们还是无情地淘汰了曾经无情地淘汰了毛笔的钢笔。毛笔遭淘汰时,中式信封、墨、墨汁遭到了株连;钢笔遭淘汰时,再好牌子的墨水人们都不关心了。空调代替了电扇,电扇代替了扇子,什么蒲扇团扇折扇,什么檀香扇羽毛扇骨扇,一扇而空,扇面的书画艺术扇骨的制作艺术,都已经脱离了扇的属性。历史上多少以扇作为道具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以后人们会看不懂:姑娘树下会郎君为何总拿把扇遮脸,秀才冬日苦读为何一手拿书一手执扇。
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你再显摆如何会装矿石机已无人佩服你。电脑打字代替了打字机,打字员打得再快成了行业标兵也赶不上一般青年人电脑前打字。你煤油灯的燎泡擦得再干净明亮,碰上了电灯也会暗然失色。
我真担心这种变化会不会使好多传统文化也遭淘汰,我也知道这种淘汰是正常的,是属于社会进步的,我是杞人忧天了,但我总是很怀旧。其实人人都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比如,大家都喊着要保护老旧民宅,但都不想自己住在这些设施不好的民宅中。
转载请注明:玄武区聚富迈设计服务中心-集团电话交换机网 » 电话交换机 » 手摇磁石电话机外盒(老式磁石电话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